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solos.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solos. Show all posts

Monday, 24 May 2010

城市与我

我们曾经宁静过

隐藏某处的现代化

西风东渐


从过去寻找未来

第三只眼中的你和我

城市的心

告诫

在城市中旅行

Friday, 2 April 2010

城市与我

2岁以前住的是店屋与甘榜。
除了几张旧照片,连味道都记不得了。
成长的记忆中都是钢骨水泥——不同的钢骨水泥。
当甘榜被这座城市淘汰,留下家乡味道的是亦被时间遗忘的30年老屋。


越飙越狂,
每天




标新立异
空旷的夜空
被霓虹彩妆
城市的守护者在一角遥望





偶尔降来一场雨
暂时洗掉亮眼的光芒
看不清的城市活过来了


躲在没落中窃听这座城市的呼吸
我想我已经习惯城市生活

Sunday, 27 September 2009

半日游

心态:排出时间,钻进缝隙,寻觅符号。
观察:随手拈来,生活中符号四处皆是,就要看听者有心无心、看者有意无意。


都市中的商业祭祀
野外的大自然祭祀

HDB 树

大海的树

疑问:人为的改变是大自然规律的一部分吗?

Friday, 3 July 2009

像[和鲍许]在雾中寻索

企图毁灭自己
再用蒙太奇拼贴的形式
穿越在虚实之间,加入舞蹈形体的意境,探索人和环境的关系,却不忘简单……
为想象赋予有形的符号,同时延续现象的发展,这是目前最棘手的问题。

Wednesday, 24 June 2009

看蓝图打地基

Misplaced

你似乎是一种还在寻找符号的现象。
Alienate,是美的。孤独的美。
癌症,是痛的。切肤之痛。
两者加起来,让我看到了畸形。


死去活来

你已在创造自己的一套方式。
节奏,这一次让人感觉轻松。
应该让自己玩得更投入、更尽兴些。
我还在找路子。


Suicide Bunny

你在“结构”之前先“解构”了吗?
在你身上,重温了昔日。
建议回到原点,先从小做起。


Gone with the Wind

盖房子前要先打地基。
打了部分地基,又想拆掉重新建构。

Saturday, 20 June 2009

其实没有那么忧郁

Misplaced

满脑的画面:无论怎么跑动、翻滚,都逃不出圈圈。
人被锁死,心也被隔开。
再怎么用心,头脑一片空白。
努力将脑及心联系起来,嘴里吐出的还是一堆毫无意义的废话。
原来自我审检功能已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

其实,很讨厌参加集会。
每当同学会、家庭聚会来临,还是抱着“再给一次机会”的心态出席。
是给同学、家人面子吗?
可能,这也只是自我逻辑化后的最常用借口。
踏入会场不到5分钟,又开始后悔。
即像电影里的画面:周围的人都在忙着叙旧、吃饭、打牌、玩 Playstation、说人是非……
我化身变成隐形的主角,在场景中活动自如却动作僵硬。
真的不该出现。
此时的我,真的很清醒。


死去活来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幻想自己有一天可以成为超级鼓手。
不愿面对的事实是:我,没有节奏感!
因此,一拿起打击乐器就头痛。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身体只要一开始舞动,即可弥补这一不足。

没有节奏感的我,偏偏最痛恨葬礼音乐。
原因:这时的音乐最不协调、最没有人情味、最没有节奏感。
亲属皆在痛哭,为什么音乐这么 techno?
哭声和音乐参杂在一起,一片混乱,到底谁才是主角?
人应经走了,为什么还要奏乐?
吵死人!

小时候参加葬礼,灵屋是一大景点。
只要参观过灵屋,就可知葬礼排场有多大。
若是三、五层楼的豪华别墅,旁边又置着金山银山,丧家必给你介绍一番。
而参观者在乎的是门牌号码。(听说很灵验。)
最被忽略的是摆在灵位两侧的童男童女。
他们的任务是静静地侍奉往生者。
不太喜欢这两个人,
因为恐怖片都这么演:一辆灵车突然启动,里面坐着的必然是面无表情的童女。
毛骨悚然!


Suicide Bunny

中学时期,曾有段时间一直感到失落。
曾萌起自杀的念头。
我们这一区那时最流行的,算是跳楼吧。
一年都有好几宗案件。
最轰动的是70、80年代的新加坡美姐由司机送回15楼旧家,
一跃而下
差点吓死在楼下打羽毛球的两个小学生。

母亲教过一个舒缓心情的方法。
在心情烦闷、倍感无助时,
到窗前做深呼吸,
渐渐就会一切舒畅。
绝对不会往下跳。

Wednesday, 10 June 2009

一滴水,告别式

信任
向来依赖眼睛。取走我的视觉?身旁还有一群可以充当眼睛的朋友。我就是骄傲,怎么样?
默契
可是,这群朋友也有不能协调的时候。尽管如此,深信再给一点时间,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专著
这群朋友有时可以是不可理喻的小孩。你要他们专著,他们偏偏执著于一些莫名奇妙的构想。
配合
他们都很有特色,坚持质疑的当儿仍在互相谦让;配合不佳,频频细声道歉。
************************************************************
那天,我在城市里独自游走。周遭一切很陌生。这条路,我走了无数回,却记不起一草一木、旁边的建筑、迎面的陌生人。每天走在这条路上的目的只有一个——离开人群,躲回家里。
突然,天上落下了一滴水……很温柔。
刹那间,很希望这滴水能唤醒我已死去的一部分。可在这之前,必须先正视为何会让自己的一部分死去。呼吸困难。开始抽噎。全身不听使唤地开始抖动。
我还是继续赶路吧。

Sunday, 7 June 2009

[玻璃]动物园









*******************************************************************
《孙子·九地》:“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特洛伊战争爆发。
要自我毁灭是痛苦的。明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却迟迟无法下刀。
从一开始的小孔小缝,到最后的大块朵颐,心一节一节凉去。
田纳西·威廉斯曾说过:“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一辈子都禁锢在自己孤独的小天地里。”
待夸父与日志作结合,呈现眼前的还是“困”。
玩笑地对朋友说,这作品取名“chingay”。尾音刚落,马上又觉得对不起自己。
夸父无法再奔跑;特洛伊受到围堵;城市的彩色流淌到已被定格的身上。
不均匀的色彩,不匀称的比例,
像不像你我生活的世界?

Sunday, 26 April 2009

[无]彩色日记











秋风起,又是点点滴滴的细雨。
举起一杯清酒,祭奠新生命的开始。







空中拓着彩虹,春笋铺开一道通往魔力学堂的小径。色相即相貌;明度即性格;彩度即童真。














却不知什么时候,色彩开始杂乱。











暴风雨终于来袭,大地立起线条清晰的坟冢。












冬天的太阳照耀在坟冢上,格外美丽。














金灿灿的,一片混沌,仅留下一把泥土。












盛夏,花开了。


















世界的颜色逐渐融化,流进原本努力洁白的空间。










这是潘多拉的盒子。
不该打开,就不要乱打开。
*******************************************************************
混乱中,仅能回到一个点重新思考构想。原来还是不能 multi-task。
其实脑子一片空白,只好依手的喜好自由发挥。手又似乎极有想法。
手喜欢触及的颜色,是脑子平日悄悄避开的。脑子害怕喧闹。
或许,脑子已活在一个方程式中,知道如何包装自己,不让外界的杂乱熏染。

Sunday, 12 April 2009

旋木




只为了满足孩子的梦想
爬到我背上就带你去翱翔

我忘了只能原地奔跑的那忧伤

成品题目:特洛伊

制作概念:行走的雕塑

制作意念:太阳,点点滴滴,歇斯底里

制作时长:约120分钟

制作素材:铁、钢丝

制作过程与自我发现:

一开始的夸父逐日;转移到最后的特洛伊,
是运气,是机遇
没有太多设想执着,跟着钢铁易行千里
虚虚实实擦肩而过,随着铁丝流动。呼吸。扭转。切断。缠绕
点点滴滴蕴藏在线条。关节。体内
一切的生命力由一颗太阳开始
时间的逝尽即是奔跑的终点
最后的疑问:是我控制素材,还是素材控制了我?